從7月開始,在韓國全國27個駕照考場申請更新或辦理駕照時,可用電子駕照代替實體駕照。也就是說,人們拿著手機就可以開車上路了。
這一“電子駕照認證服務”由警察廳、道路交通公團和韓國三大移動運營商共同研發。用戶需下載手機應用“PASS”,在以本人名義開通的手機上注冊,通過指紋、面部識別等程序認證身份,拍攝個人的實體駕照并上傳,即可成功注冊電子駕照。如需出示,用戶點擊相關選項,一張電子駕照便自動生成。
為確保電子駕照真實有效,移動運營商的認證系統和警察廳的駕照管理系統,將以區塊鏈網絡為基礎實現聯動,可同步驗證手機用戶信息真偽。每名用戶的電子駕照只能通過一家移動運營商在本人名下的一部手機上注冊使用,以他人名義申辦的手機或偽造的駕照均不得注冊。該認證系統還采用了防截屏技術,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為保護用戶隱私,電子駕照只顯示個人姓名、照片、二維碼和條形碼,不顯示出生年月和住址等信息。
“電子駕照將讓用戶享受到更多安全和便利!表n國SK電訊副總裁吳世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得數字化服務需求激增,未來該公司將與更多機構和企業密切合作,促進電子駕照服務在無接觸業務中的應用。目前,在購買煙酒等需要確認成年人身份的場合,用電子駕照代替身份證已被韓國部分便利店接受。
為了推動政府服務數字化建設,在更多領域推廣無接觸和個性化服務,韓國政府近期公布了《后疫情時代數字化政府創新發展計劃》。根據《計劃》,推廣電子駕照的時間從原定的2022年提前至2021年年底。為提高政府的數字化管理水平,韓國政府還將從今年起開通“國民秘書”聊天機器人,主要提供國家獎學金申請、民防教育、稅金繳納等多種服務,整合居民在公共機構登記的個人信息,在居民中心等4萬個場所增設無線網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綜合安保管理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