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5G時代有望取得最大規模應用的單體垂直行業應用場景之一,車聯網成為了交通、汽車的關注焦點。近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自動駕駛大會,5G元素無處不在。作為中國信科集團旗下C-V2X業務的骨干載體,大唐高鴻智慧交通事業部副總經理及技術總監張杰在大會期間發表演講,對車聯網的技術進展、應用前景進行了解讀。
業界對自動駕駛需要車路協同有普遍共識。在車聯網的輔助下,車路協同可以解決自動駕駛的超視距環境感知、多車駕駛意圖協同、道路資源動態管控、以及高精度定位輔助等一系列問題。中國更是明確了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要走車路協同的技術路線。
從政策層面看,早在2017年,工信部等多部委即明確提出要促進LTE-V2X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等新技術的部署和應用,推動5G與車聯網融合發展。國務院2019年9月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進一步指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
2020年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在3月初聯合組織實施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基于5G的車路協同車輛網大規模驗證和應用”成為7大5G創新提升工程之一,明確要在2020年建設C-V2X規模示范網絡。工信部在3月24日印發《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推動將車聯網納入國家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促進LTE-V2X規模部署。
技術層面看,最關鍵的是通信技術,也就是C-V2X技術。張杰表示,C-V2X可以進一步細分成LTE-V2X、NR-Uu、NR-V2X多種細分技術,不同技術適用場景不同、承載業務不同、成熟度也不盡相同。當前輔助駕駛/自動駕駛對車聯網的主要訴求是信號機狀態通知、盲區預警等狀態類的信息通知,通過LTE-V2X已經可以很好支撐,而LTE-V2X經過數年的產業推進,現在已經具備規模部署能力。隨著運營商5G基站的規模部署,NR-Uu的覆蓋將日趨完善,可以更好的支撐遠程駕駛、車載娛樂等業務。當自動駕駛車輛普及率進一步上升,自動駕駛方案將需要在車輛間共享傳感器原始信息,實施行駛路線協同,進而需要NR-V2X的部署。目前NR-V2X已經完成了第一個版本R16的研究,但是仍需要對標準細節進行完善,以支撐NR-V2X的真正落地,預計到2025年NR-V2X能夠實現商業化落地應用。
張杰指出,從全球來看,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形成了單車智能的技術優勢,中國想要彎道超車,必須走車路協同的技術路線。而且車路協同要求基礎設施先行,中國一直是全球C-V2X產業發展的開拓者和引領者,在“科技新基建”的宏觀背景下,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可靠的基礎設施支撐。
更重要的,C-V2X支撐自動駕駛具有天然的技術優勢,可以有效解決單車智能的遠程感知問題、盲區感知問題、意圖交換問題等!白詣玉{駛將貫穿5G整個生命周期,伴隨著5G等技術成熟,從輔助駕駛到封閉場景的自動駕駛,再到全場景的自動駕駛!睆埥鼙硎。
車聯網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涉及到“端管云”三層體系,分別對應的是車載系統、系統間互聯互通以及生態的管控。
因此,車聯網可看作一個云架構的車輛運行信息平臺,可以提升車輛運行體制的效率。根據賽迪顧問數據,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在2018年達486億元,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50億元,年復合增速約為28.1%。
跨界的技術,光明的市場前景,需要業界共同解決車聯網落地應用難題。我國連續推動“三跨”、“四跨”,為全球車聯網產業發展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