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結合2020年10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式簽發的《關于加強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應用工作的指導意見》 (公交管〔2020〕302 號),針對山東省的交通特點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指導意見基礎上,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還強調了注重道路空間資源和時間資源的一體化深度挖掘應用,大力推廣時空資源深度挖掘應用技術,緩解時空資源不足交叉口的交通擁堵。
具體指導意見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提升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應用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完善交通信號控制應用管理工作機制,建立創新型、實戰型專業隊伍,融合大數據、智能化新思維、新技術,逐步實現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的統一管理、精細控制、專業保障,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營造有序、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基本原則
一是建管并重、實用實效。改變“重建設”“輕應用”的做法,注重提高信號控制應用水平,充分發揮現有信號設備作用。立足實際需要升級改造信號控制系統和設備,防止盲目追求不具備實用價值的功能。
二是適應需求、精細控制。立足本地交通規律特點,針對各類區域分層次科學制定信號控制策略,合理選擇信號控制方式,精細設計信號控制方案,實現信號控制效果動態最優、全局最優。
三是注重整體、時空結合。本著系統化和整體最優的原則,加強交通信號控制、交通組織設計、交通設施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建設之間的緊密銜接,注重道路空間資源和時間資源的一體化深度挖掘應用。
四是規范管理、專業運維。要將培養專業人才和引進社會服務相結合,建立健全與信號控制優化及運維相適應的工作機制,配備與管理需求相匹配的技術力量,保障信號控制系統和設備高效穩定運行。
二、工作措施
(一)制定信號控制策略方案,推進信號配時精細化管理
1、出臺交通信號控制專項規劃。根據城市道路交通現狀,結合交通流運行特性、現有道路條件和設備狀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城市交通管理規劃等上位規劃,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交通信號控制專項規劃,統籌指導交通控制設施建設和交通信號配時優化等工作。
2、定制交通信號場景控制策略。綜合分析道路條件、交通流特征及變化趨勢,圍繞商業集中區、區域聯接道路、快速路出入口、重要橋梁隧道、主干路關鍵交叉口等不同交通場景,明確信號控制目標,靈活應用長距離綠波協調、短距離綠波協調、速度控制協調、匝道控制、隧道控制、交叉口群協調等技術措施,定制交通信號場景控制策略。
3、制定交通信號時段控制策略。高峰期以交通流均衡調控為重點,采用以出量進、緩進快出、限流分流、防止排隊溢出等措施,主動均衡疏解交通壓力,緩解交通流快速聚集造成的擁堵;平峰期以保障道路通行效率為重點,采用調整周期、優化相位、綠波協調等措施,以實現綠燈損失最小、停車次數最少、通行效率最大為目標,保障車輛有序、高效通過;低峰期以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為重點,采用縮短周期、簡化相位、感應控制、速度控制協調等措施,實現交通延誤最小化。
4、設置靈活交通信號控制相位。綜合分析道路條件、交通控制設備條件、交通流特性和交通出行習慣,根據交通流量的變化情況,結合整體信號控制策略,因時、因地選擇對稱相位、直左混合相位、單放相位、搭接相位、錯時相位、合流相位等信號控制相位,實現交通信號控制整體最優化。同時,在創新相位優化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加強宣傳、加大路口執勤引導力度,引導科學出行,避免信號配時相位固化。
5、精細設計交通信號控制方案。充分發揮多時段、多方案控制的基礎性作用,根據道路交通流早晚高峰、平峰、夜間及過渡時段的變化規律,精細劃分控制時段,設計符合各時段交通流運行特點的配時方案,要結合節假日、惡劣天氣等方面預置特殊控制方案。
(二)優化配套交通組織措施,促進時空一體化發展
6、注重交通信號控制與交通組織結合。通過完善交通標志、隔離護欄、行人安全島等設施設置,減少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的相互沖突與交織。在采用綠波協調的路段,統籌考慮交通流匯入控制,通過合并道路沿線出入口、設置中央隔離護欄、調整公交站臺或人行橫道位置等方式,盡可能減少對主線交通的干擾,保障綠波協調控制的效果。
7、強化交通信號與渠化設計融合。強化交通信號與交叉口渠化設計的融合,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在實施交通信號控制的交叉口同步優化渠化設計,通過調整進口車道功能、非機動車和行人過街方式和設置待行區等措施,確保交通信號控制效果得以實施。同時,因不同路段、路口采取設置可變車道、潮汐車道、共享車道、分時段禁向管理等方法,最大程度提高交叉口時空利用率。
8、大力推廣時空資源深度挖掘技術應用。大力推廣時空資源深度挖掘應用技術,緩解時空資源不足交叉口的交通擁堵。通過“時間與空間互補、順向與逆向車道互補、寬度不足長度補”等交通組織理念,應用逆向可變車道控制、潮汐車道控制、同向可變車道控制等時空融合技術,充分利用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手段,深度挖掘道路時空資源。
(三)規范信號設施建設,提高系統智能化水平
9、規范信號控制設施建設。按照《道路交通信號燈設置與安裝規范》(GB14886)的規定,加快推進符合條件的非燈控交叉口的信號燈建設;尚不具備設置信號燈條件的交叉口要設置相應的讓行標志、標線;新增或更換信號機時應充分考慮控制需求、信號管控范圍以及系統設備兼容性等因素,合理選擇交通信號控制機品牌與型號;交通信號機應盡可能的滿足感應控制、實時交通信號優化、行人過街、公交信號優先、可變車道信號控制等多種應用需求,具備自動校時、交通信號遠程控制、勤務控制、預案控制、遠程方案調試、協調控制、多時段控制等控制功能;要確保設備的穩定性,同一控制區域盡量選用同一品牌的交通信號機,便于實現設備的聯網和協調控制,連接信號燈和信號機的接線端子和電纜應保證一燈一線,滿足靈活調整的信號相位需要。
10、加強交通檢測設備建設及應用。推進交通檢測設備接口標準化,鼓勵各類檢測設備與信號機在前端實現直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提高交通信號控制設備對交通流的實時、準確感知能力。對選用的線圈、地磁、視頻、微波或雷達等交通檢測設備,要精準采集交通流量、排隊長度、占有率、車頭時距等多元數據,為交通信號控制提供數據支撐。
11、加大信號聯網聯控力度。加強交叉口與交通指揮(控制)中心之間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交叉口交通信號控制設備與信號控制系統中心平臺的聯網,逐步實現交通信號控制參數的遠程調整、路段及區域協調控制等。新增或更換交通信號機應滿足設備的兼容性要求,便于實現設備聯網和交通信號協調控制。
12、加強數據應用、積極探索車聯網技術。具備條件的城市可融合交通檢測設備、交通監控系統、互聯網出行平臺等多信息源,發揮各類數據的特點和優勢,支撐交通控制方案的優化、評估并反饋優化效果。結合車聯網、車路協同技術應用和發展的需要,推動交通信號燈狀態信息、交通事件及管控信息的開放共享,主動向通行車輛推送建議速度、路況動態等實時信息,幫助出行者及時掌握交通狀況,合理選擇出行路線。
(四)加強建設技術管理團隊,提升信號專業化能力
13、成立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管理專業團隊。各地可依托交管、秩序、設施、科技、指揮中心等業務部門建立城市交通信號控制專業團隊,統一負責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方案制定、審核、運行狀態監測、優化調整和效果評估,制定大型活動、重大節日、特勤任務等交通信號調整方案,組織技術研究和系統升級,跟蹤運維進展,開展輿情處置,協調指導區(縣)大隊信號控制維護調優等工作。要結合警務技術職務職級評定等工作,選用具備專業技術的民警負責信號管理,加強技術培訓,確保滿足工作需要。
14、鼓勵引入社會力量提升管理水平。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社會專業機構進駐指揮中心或信號控制中心,協助開展交通信號的日常管理和方案優化工作,彌補專業力量不足,完善服務工作成效評判標準,促進提高服務質量。按照每50個路口配置1名信號優化工程師或管理員的要求,配足交通信號管理力量,加強對交通信號運行的常態管理。要加強與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聯合開展信號控制技術創新研究,通過立項開放課題、共建實驗室、打造示范道路等多種活動形式,充分利用社會化科研條件和數據資源,提升交通信號的管理和應用水平。
15、加強信號控制方案調優和效果評估。要根據交通流特征和交通分布情況,按照城市信號控制策略的要求,圍繞城市重點區域、重要道路和關鍵路口以及節假日通行保障等要求,開展日常性的信號控制方案優化和節假日等特殊時段控制方案調整工作,保持城市路網交通均衡,重要區域、路段及關鍵路口通行高效。調優方案實施后,要跟進開展效果評估,運用數據分析、道路實測等多種方式,從控制目標、緩堵實效、安全狀況、出行體驗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完善控制方案,科學評估成效。要定期開展城市交通信號控制效果的整體評估,可通過組織專家、邀請第三方機構等方式開展整體評估,不斷提高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精細化運行管理水平。
(五)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機制,加強維護規范化管理
16、完善路口檔案管理制度。建立交叉口交通信號控制設備設施、控制方案等基礎臺賬,記錄交叉口名稱、編號、信號機品牌與型號、信號燈規格與型號、建設時間、交叉口交通流特征、信號設計方案、維護調優以及交叉口渠化等信息。鼓勵開發和使用路口信號控制檔案管理或運行維護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號控制路口交通流運行數據、信號控制參數記錄電子化,推動落實工作責任制,加強專業審查和審核,支撐信號控制方案優化、效果評估和維護管理等工作。
17、完善日常巡查維護機制。建立由管理部門、維護單位和路面執勤民警共同參與的信號控制設備巡查、維護機制,明確各方職責,并完善信息報送、任務分配、進展跟蹤等規范化工作流程。定期對城市所有路口開展巡查,發現信號配時不合理、信號燈顯示不正確、檢測器故障、信號機聯網中斷等情況,要立即協調處置并盡快恢復交通信號設備正常運行。對于信號燈損毀、熄滅、綠燈沖突等重大安全隱患問題,要快速調用應急臨時信號燈,并調度警力現場指揮疏導,確保交通安全、有序。
18、完善警民交流互動機制。主動公開信號控制交叉口編號、故障報修電話等信息,通過指揮中心、媒體、市長熱線等渠道,收集群眾反映的信號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回應和處置。交通信號控制方案發生重大變化的,要視情進行宣傳提示,提醒群眾注意事項,引導群眾盡快適應新的通行環境,積極配合新的交通管控措施,自覺遵守交通信號,促進交通更加有序。
19、完善建管運維工作機制。積極報告政府,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健全交通信號控制設施、交通檢測設備與道路工程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等工作機制,明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參與道路工程建設立項、設計和驗收階段的方式。驗收合格的交通信號控制設施應納入城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一管理,防止出現道路交通信號控制設施建設滯后或不符合標準規范影響道路安全暢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高度重視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精細化、智能化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推動,強化各部門間的配合,積極排查交通信號技術應用、維護、管理粗放帶來的隱患和問題,編制任務清單,制定改善計劃和工作措施,有計劃分階段地推進落實,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集中排查整改。要采取建立示范街、示范路段、示范路口等方式,及時推廣先進經驗。要加強對縣(市)大隊交通信號控制應用指導工作,組織開展實地檢查和技術支援,全面提高縣城道路信號控制應用水平。
(二)加強規劃引領
各地要充分發揮交通信號控制專項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作用,在城市交通控制設施建設維護、信號配時優化調整等工作開展中,要以專項規劃為指導綱要。要保持交通信號控制專項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和連續性,堅持一本規劃一張藍圖的原則,持之以恒加以落實。
(三)加強經費保障
要結合“十四五”規劃制定實施,將提升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精細化、智能化作為重要戰略部署,積極謀劃,梯次推進。要明確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建設、改造升級、用電供給、網絡通訊、檢修維護等經費保障渠道,將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建設規劃設計、方案調優、運行維護、效果評估等列入財政預算或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指導目錄,所需經費提前編列年度財政預算,健全經費保障長效機制。
(四)加強培訓指導
建立健全常態化的交通信號控制技術培訓和輪訓制度,專家講授和交警業務能手講解相結合,大力開展以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專業技術培訓。要針對不同的培訓目標,圍繞標準規范、需求調查、方案設計、規范設置、維護調優、外場巡查、隱患排查等要求編寫相應的教材講義。要創新培訓方法,有條件的地方可與大專院;蚩蒲袡C構采取開辦長期培訓班、建立“訪問學者”培訓點等方式,開展專業性的深度培訓。
(五)加強規范管理
建立健全信號配時優化規范管理體系,確保信號控制建設、維護、信號配時優化調整等方面規范執行?茖W制定信號優化效果評估機制和信號服務團隊考核辦法,規范管理信號配時服務工作。
(六)加強執法管理
加大信號控制路口的“電子警察”配建力度,充分利用現場和非現場的執法手段,嚴格查處機動車闖紅燈、違法變道、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違法轉向、違法掉頭、不依法讓行等違法行為。要加強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治理,探索推廣行人、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闖紅燈違法抓拍設備,大力規范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秩序。
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
2021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