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海市政府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副市長張為介紹了《上海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相關情況,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市交通委總工程師李俊豪、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華杰、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許健、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慶江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張為介紹了《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
鞏固和提升國際?諛屑~能級。海港方面,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4700萬標準箱(TEU)以上,水水中轉比例52%以上,國際航運樞紐港服務品質世界領先。
具體舉措包括:一要進一步提升港口設施能力;二要打造高效暢達的集疏運體系,特別是要持續推進“一環十射”高等級航道建設,形成“連接蘇浙、對接海港”的格局;三要建設國際一流郵輪港;四要健全水上安全保障體系等。
空港方面,航空旅客年吞吐量達到1.3億人次以上、貨郵年吞吐量達到410萬噸以上,均保持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上海多機場體系,樞紐運量規模、網絡品質、中轉功能等進一步提升,機場集疏運更加融合高效,服務質量排名保持行業前列。
具體舉措包括:一要推進浦東國際機場四期擴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樞紐設施;二要加快建設機場聯絡線、21號線、兩港快線等多層次軌道交通,打造高效便捷的機場集疏運體系;三要建立高效現代的航空快遞物流體系。
加快完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鐵路對外通道方面,加快構建“五向十二線”干線鐵路通道布局,實現上海中心城60分鐘可達毗鄰城市,主要樞紐120分鐘可達長三角主要城市。具體舉措包括:一要基本建成滬蘇湖鐵路、滬杭客專上海南聯絡線,加快建設滬通鐵路二期等項目,推進沿江高鐵、滬乍杭鐵路建設;二要推進嘉閔線北延伸等規劃建設。
軌道交通方面,2025年,全市軌道交通市區線和市域(郊)鐵路運營總里程達960公里,保持全國前列;中心城軌道交通站點600米半徑范圍內常住人口、就業崗位覆蓋比例分別達到55%、61%以上。
全方位提升客運、貨運服務品質?瓦\服務方面,繼續大力實施公交優先戰略,202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不含步行)達45%以上,公交專用道高峰時段平均車速保持在16-18公里/小時。具體舉措包括:一要進一步增強超大城市公共客運承載能力和服務效能,推進“20+8+X”骨干公交通道建設,完善中運量及多層次的地面公交系統,形成骨干線、區域線、接駁線三級線網;二要注重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的換乘和銜接,加強應急協同和處置能力建設;三要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
貨運服務方面,2025年,形成與產業經濟發展需求相匹配、與市民生活和商貿物流發展相適應的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經濟高效的貨運服務體系。
持續優化完善道路系統功能。2025年,形成高效運行、便捷易達的道路系統,中心城路網密度進一步提高。具體舉措包括:一要進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網,新建、改建、擴建一批高快速路;二要進一步完善主次干道和支路網,增加干道規模和貫通性,暢通道路微循環;三要進一步完善越江跨河通道建設;四要持續打造“四好農村路”,形成城鄉一體、干支銜接、暢通生態的公路網絡。
建設功能完善的新城綜合交通系統。推進“五個新城”加快形成支撐“30、45、60”出行目標的綜合交通體系基本框架。具體舉措包括:一方面,要堅持一城一樞紐、站城融合,大力提升鐵路、市域鐵、軌道交通、骨干道路等對新城的綜合服務水平,加快構筑區域輻射的綜合交通樞紐;
另一方面,要堅持公交優先、綠色集約,圍繞大運量軌道交通節點,構建新城中運量等骨干公交網絡,建設各具特色的高品質慢行交通系統,加快構筑系統完善的內部綜合交通體系。
加快構建重點地區交通體系。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025年,基本實現“15、30、60、90”的出行服務目標,即新片區主城區15分鐘到達浦東國際機場、30分鐘可達中心區龍陽路等樞紐、60分鐘可達虹橋國際機場、90分鐘可達長三角毗鄰城市。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先導性、服務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示范區對外交通可達性顯著提高,區內交通連通性逐步增強,有力支撐先行啟動區近期建設重點區域的發展。實現啟動區至虹橋樞紐公共交通45分鐘可達。
虹橋商務區,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綜合交通樞紐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輻射全國的作用充分發揮。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打造虹橋商務區與長三角主要城市兩小時軌道交通圈,構建商務區“大運量軌道交通+中運量公交+地面公交”公共交通體系等。
加快建設智慧交通和新型基礎設施。要積極打造交通新技術示范應用高地,到2025年,科技全面賦能交通發展,交通感知全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行業管理協同聯動能級大幅提升,交通治理大數據賦能取得新的突破,交通服務場景不斷豐富,形成一批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泛在、協同、智敏的新一代智慧交通設施體系基本成型。
具體舉措包括:一要大力推進交通領域新基建,提升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能力和水平;二要推進一站式出行體系建設,重點是打造“出行即服務”MaaS系統,實現實時、全景、全鏈交通出行信息數據共享互通,建設融合地圖服務、公交到站、智慧停車、共享單車、出租車、充電樁等統一預約服務平臺;三要推進一單制運輸體系建設,推動海運、空運、鐵路、公路運輸信息共享,建設多式聯運物流服務體系。同時,還要搭建交通行業科技創新平臺,積極打造交通科技創新新生態。
加速綠色低碳交通轉型發展。全面提升交通行業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協同控制水平。到2025年,機動車 NOX排放總量較2019年減少20%;港區SO2排放持續減少、NOX排放濃度較2019年下降30%。交通能效保持社會全行業領先。具體舉措包括:一要加強低碳交通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二要優化交通能源結構,加快推廣新能源運輸裝備應用;三要強化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完善交通排放監測體系建設。
進一步健全綜合交通保障機制!兑巹潯诽岢隽肆矫姹U蠙C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區域協調機制,完善綜合交通管理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完善交通行業價格機制,加強交通科技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總的來講,《規劃》對未來五年上海綜合交通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指標、原則策略和任務舉措。下一步,上海市有關方面將全力以赴抓好貫徹落實,確!笆奈濉睍r期各項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為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強的交通支撐和服務保障。